2020年7月31日,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,我国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得到了快速且健康的持续性发展,系统的服务能力也已步入世界一流行业。同时,国家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了“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,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”的口号。
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由北斗延伸的相关高精度产业迎来了稳定高速增长。其中,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无线电导航研发与制造的海格通信,一直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。
目前,海格通信在全国布局了四大产业园,两个位于总部所在地广州市黄埔区,而北京产业园是其全国产业布局的第一个落子点,于2019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,紧随其后的是西安驰达产业园。
海格通信的北上布局脉络实则清晰可见:以北京为起点逐渐覆盖其他重点城市,而北京产业园也被赋予了公司的北京事业平台新地标、助力公司发展的重要「桥头堡」等使命,同时,海格通信·北京产业园也是广州市国资委系统内首个在北京建成的大型产业园,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。
2019年,海格通信·北京产业园获评“金地标2019年度写字楼最具影响力科创园区金项奖”;2021年被授予“北京市某融合示范园(网络空间领域)”。
将目光收回到园区本身,海格通信·北京产业园位于北京市丰台科技园东区三期,占地面积25685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,园区地面11层,地下3层,可容纳2000人办公。
从交通区位上看,园区距离北京地铁9号线丰台科技园站900余米,距离首都国际机场直线38公里,距离新建大兴国际机场直线距离36公里,办公通勤与商务出行也相当便利。
自投入使用以来,海格通信·北京产业园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布局为依托,以电子信息产业聚集为核心,融汇了高科技技术研发、商务办公、文化创意等综合功能,营造和搭建了系统化的产业生态环境与公共服务平台,进一步打造高效产业综合体。
以海格通信60余年军工产业的底蕴为背书,北京产业园已初步形成了在无线通信与北斗导航、信号侦察与通信对抗、飞行与车辆模拟器、网络安全等军民融合细分领域下的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和创新协同。
目前,园区已聚集了专用资质企业8家,国高新企业13家,市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家,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,区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2家。此外,海格通信北京区域各成员企业现已集中在园区办公,集团化的优势更加明显。
想要在北京这样一片产业园区热土之上杀出重围其实并不容易,海格通信·北京产业园有着明确的产业优势,如何服务好这些高精尖企业也是他们下功夫的一环。
园区为这些入驻企业打造了优质的办公环境,并提供3万方专属商业配套服务,涵盖了金融机构、商务服务、高端餐饮、休闲健身等,支持全天候商务运营;
此外,通过自持物业的精细化园区管理,坚持「以人为本」、「以体验为本」,为企业提供最好的入驻感受与品质化服务。
为推进全国产业布局高质量发展,海格通信以“科技+文化”为发展方向,坚持“高端高科技制造业、高端现代服务业”的战略定位,在这样的蓝图规划下,以科技助力产业园区高质量、可持续发展,已是一条必经之路。
2022年,海格通信·北京产业园与杭州匠人科技达成战略合作,采用匠人旗下资产经营系统「CREAMS」为园区资产管理添砖加瓦。
● 从租约切入更好管理租客合同
园区入驻企业租约的新建、执行到退租、续租的一系列流程,都可在CREAMS中实现全生命周期在线管控,同时,各项审批都支持跨部门多人协作,提升合同审批效率,合同到期智能预警功能可大大减少逾期缴费、拖欠缴费等风险,进一步提高收缴率与续约率。
● 80+数据指标提升园区运营效率
CREAMS资产经营看板内有80多个园区经营数据维度,运营方可在数据看板中自定义选择展示与管理维度,对园区经营现状全面掌控。
通过数据经营看板,园区运营过程中的租金收益与流失可得到实时的监测,从数据中找到空置黑洞,及时定位问题房源,提前把控利润流失风险,并针对性地制定园区租金收益增长策略。
资管数字化运营的落地,成为海格通信·北京产业园资产收益提升的重要一环,也是海格通信全面铺开全国产业园区数字化、智慧化战略的重要一步。